曾是大疆高管,29岁辞职创业,85后小伙如今成10亿美元独角兽老板

开云体育官方网站ky2x.com承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开云体育官方网站ky2x.com承 > 新闻动态 > 曾是大疆高管,29岁辞职创业,85后小伙如今成10亿美元独角兽老板
曾是大疆高管,29岁辞职创业,85后小伙如今成10亿美元独角兽老板
发布日期:2025-10-11 18:23    点击次数:103

提起深圳的科技新贵,那可谓是层出不穷,毕竟这里是中国科技发展最前沿的地方。

然而在这其中,却有一位37岁的陕西小伙,他的名字叫王雷,曾经在大疆也是有名的高管。

可谁能想到,这位从顶尖公司出来的技术大牛,却在自己创业的初期,差点把自己的公司搞破产。

而如今他把公司经营成了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,预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。

这位年轻的创始人到底是什么来头,居然能够做到绝地翻盘?

01展开剩余89%

王雷的路,起点很高,小时候在陕西榆林看着沙尘暴长大,让他对能源这事儿有种特别的执念。

这种执念让他成了学霸,一路念到香港大学的博士,专门研究的就是新能源储能电池。

在学校里,他就是那种老师喜欢、同学佩服的尖子生,奖学金拿到手软。

博士一毕业,他没去搞纯学术,而是选择南下深圳,一头扎进了当时正在飞速崛起的大疆。

当时是2014年,大疆的无人机火遍全球,但有个不大不小的痛点,那就是电池相当不给力。

飞个二十来分钟就得落下来换电池,用户体验很不好。

王雷的任务,就是解决这个问题,他直接在大疆内部创立了电池研发部,并成为项目的负责人。

别看只是个部门,这活儿可不好干,无人机那么小的机身里,塞满了各种零件,功耗又大,想多增加一分钟续航都难如登天。

王雷带着团队,直接把电池续航从短短的十几二十分钟,提升到了30分钟以上。

别看只有十几分钟的提升,这在当时堪称是里程碑式的突破,也让王雷在大疆内部一战成名。

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在大疆这条康庄大道上一直走下去,可到了2017年,29岁的他做了一个让周围人大跌眼镜的决定,他要辞职自己干。

原因很简单,因为他看到了另一个机会,一个比无人机电池更广阔的市场,移动储能。

说的简单点,就是造大号的充电宝,给那些在户外活动、或者遇到停电等紧急情况的人供电。

为了全身心投入,他把家都从香港搬到了深圳,他觉得在深圳这个地方,办成一件事的效率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。

可能在别处要折腾半个月的供应链问题,在深圳、东莞这片区域,一个晚上就能搞定。

然而,创业的残酷很快就给他上了深刻的一课,他创立的公司叫正浩EcoFlow,推出的第一款产品在市场上几乎没掀起什么水花。

问题出在哪?东西是做出来了,但定价的时候算漏了账,光想着生产成本,渠道、流通、营销这些费用却没有把控好。

结果就是,每卖出去一台,公司不仅没能赚到钱,还得往里贴钱。

这种卖一台亏一台的生意,自然没法长久,公司陷入了长达三年的亏损,流动资金上相当紧张。

最难的时候,最初跟着他一起打拼的创始团队,人心散了,陆陆续续有人离开。

到后来,最早的那批元老,只剩下包括王雷在内的三个人。

02

为了让公司活下去,他把自己的房子都拿去抵押了,换来的钱全部投进公司,维持着最基本的运营。

转机出现在2019年,当时市面上的大容量储能电源,普遍都有一个巨大的短板,充电太慢。

动不动就要充十几个小时,用起来非常不方便,王雷和剩下的团队成员,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解决这个痛点上。

经过夜以继日的研发,他们终于发明出了一项新的闪电快充技术。

这项技术有多厉害?同样容量的储能电源,别人要充10个小时,用了他们技术的产品,1.6个小时就能充满,速度快了不止一点半点。

搭载这项技术的新品DELTA 1300一经推出,市场反应完全不同了。

尤其是在海外的众筹平台上,一下子就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疯抢,订单金额轻松突破百万美元。

这就像一个信号弹,宣告了正浩的绝地反击,从那一年开始,公司的营收走上了一条陡峭的增长曲线,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翻倍。

从亏损到年营收接近十几亿,王雷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把公司带上正轨。

它迅速成为移动储能这个细分赛道里,第一个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。

公司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王雷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全球市场。

他们的产品,主要卖给了美国、德国、日本这些国家的消费者。

正浩的扩张策略也很聪明,线上通过亚马逊、乐天和自己的独立网站直接触达用户,线下则和沃尔玛、Costco这样的大型连锁商超合作。

03

更为重要的是,王雷在公司发展的初期,还顺势借了一下大疆的现有资源。

毕竟当时他们团队里有着不少大疆的前员工,他们手里握有现成的销售渠道。

而无人机玩家和户外储能产品的用户群体高度重合,这使得正浩几乎可以直接利用同一套销售体系,迅速打开局面。

公司步入正轨后,他们的产品也开始在一些特殊场合发挥作用。

比如疫情期间,一些方舱医院就曾使用正浩的储能设备来解决紧急供电难题,这让公司的品牌形象增添了几分社会责任感。

虽然正浩靠着快充技术抢占了先机,但储能电源的核心技术,比如电芯、电池管理系统和逆变器,并不能形成难以逾越的壁垒。

这意味着,竞争对手随时可能追上来,技术优势随时可能被拉平。

就在公司准备向家庭能源管理这个更复杂的领域进军时,消息传来,那位同样出身大疆、主导了多项核心技术研发的CTO陈熙准备离职创业。

核心技术人才的离开,无疑是对公司研发体系的一次重大考验。

面对内外的挑战,王雷没有待在办公室里看报表,他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,跑遍了欧洲、北美和日本的市场,跟几十位用户和合作伙伴面对面地交流。

他比任何时候都清楚地感受到,全球用户对可靠能源的需求有多么强烈。

他也明白,公司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,必须在技术研发和产品体验上更加精进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领跑。

信息来源:中国日报:正浩科技获央视点赞:创始人王雷谈户外移动电源市场为何火爆 东方财富网:董事长股权被冻结 十亿美金“独角兽”正浩科技陷重大股权纠纷发布于:河南省

Powered by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ky2x.com承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